珠海,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。但你知道珠海的由来吗?
考古学家发现,早在四五千年前,就有原始居民在这片土地上开发,在这块土地的表层,一般都能采集到石斧、石锛等生产工具和陶罐、陶釜、陶豆等生活用具,精美的玉块、水晶块、石圭等文物出土。
珠海第一次居民的迁入来自于东晋末年时期,孙恩、卢循农民起义失败后余部逃跑在珠海的群岛一带艰难的生存;在以后的朝代中随着海上对外贸易航线的开放,也有着不少人成为了珠海的一份子;直到宋代末年,
当地丰富的盐,银渔等资源吸引了大批人定居于此。清康熙初年,鉴于台湾郑氏政权不肯归顺,遂实行“海禁”、“迁界”,珠海滨海居民被迫内迁,流离失所。废除迁界令后,各地居民又大量涌人珠海地区,
在此立村的村庄达260多个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香洲开埠,又有大批人口移入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珠海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,但1953年从中山、东莞、宝安县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,
县城社在今唐家镇。1958年珠海县归并于中山县,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,县城改设香洲。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,为省辖市。1983年,斗门县划入珠海市。
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8月,当时特区面积只有6.81平方千米,以后经两次调整,特区面积扩大到121平方千米。目前珠海市下辖香洲区、金湾区、斗门区。
而地名于珠海这一地名的由来,各有各的说法,但最经得起推敲的还应该是从地理角度给予的释义。:珠海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,古代就被当地居民称之为“珠海”。
在《唐氏族谱》上,有人取名为“唐珠海”。民国初年唐家三峰小学的《校歌》中,其歌词有“前环珠海,后枕鹅峰”之句。可见这片海域早已有“珠海”之称。
因此,珠海建县时,由于这一地区位于珠江出海之处,取珠江及南海各一字,故称之“珠海”。
珠海,如今已成了是一座中型城市,空气好,绿化好,珠海的路网发达,基本上除了拱北口岸周围都不怎么塞车.不会有广州和深圳的压抑感;不仅如此,它还靠近澳门,娱乐行业发展也不错;
总的来说,珠海是一座沿海的旅游城市,也是一座高科技发达的轻型工业城市.但是它更是一座舒适的乐居城市.